为什么目前国内的食品安全溯源体系不够完善?+ 查看更多
为什么目前国内的食品安全溯源体系不够完善?
+ 查看更多
日期:2020-07-22 11:47
作者:网站管理员
浏览量:642
从三文鱼到南美冻虾,在疫情这个大环境下,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出来。而保障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建立健全食品溯源体系。
为什么目前国内的食品安全溯源体系还不够完善?
1.溯源系统不够有效
在《溯源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进行溯源管理?》中我们聊到,溯源是对产品生产各个环节的数据采集和追踪。而食品生产链上涉及的主体非常多,有原材料/农场、生产企业、承运商、第三方零售商、个人消费者等,一不注意就会出现追溯信息缺失或事发后人为篡改的行为。尤其是开头提到的进口食品/农产品,还涉及到清关入关、远途运输的问题,溯源难度可想而知。
但目前国内一些企业自主开发的溯源系统或是借助第三方平台搭建的溯源系统并不能做到全链条的大数据串联,无法真正实现全链条追溯。

2.溯源成本高
由于生产各个环节都需要进行信息数据采集,大量的硬件和软件设备的投入必不可少。比如常见的有搭建无线传感网、智能化视频监控、RFID门禁系统、检测报告电子化等,再加上人力资源,溯源的成本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而不少企业对溯源系统认识不够,只知道它前期投入多、维护,而忽略了它在防伪防窜货、维护品牌形象上细水长流的作用,这也是一些企业没有进行溯源管理的原因。
3.用户溯源习惯没有养成
目前在消费端,消费者也还没有形成食品源头追溯的习惯。一方面是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追溯码的认识不够,没有将溯源码与食品安全对等起来;而是由于我国食品溯源相关的法律法规、监管机制还不够完善,一些数据滞后、篡改问题经常出现,消费者对溯源系统的信任度较低。
总的来说,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健全需要社会各界参与进去,只有政府部门/相关单位、食品生产企业、溯源系统生产平台、消费者共同努力,才能让食品溯源体系发挥应有的作用。